豐園小棧

揚州有片不太美麗的稻田,長著良心實在的糧食

2017-10-12
2397
揚州 Rice

1不太美麗的田間.jpg

揚州有片不太美麗的稻田
從2015年開始,永豐餘籌備在揚州的「萬畝良田專案」,從契作稻田到秸稈造紙,打造工業、農民及環境三重幸福的願景。
萬畝良田專案這三年間,總計篩選了上百個稻作品種,有粳稻、有籼稻、有自交種、有雜交稻、有彩色米(紅、黑、黃、紫、綠、白)、有香米種、有外部取得之種源、有野採優勢稻株等。
而專案示範栽培稻田裡,我們嘗試著施用最高安全度的「生物源植保劑」來對抗田間病蟲害,我們採取「秸稈堆肥還田」加「化肥減半施用」以提高地力與降低田間對化肥施用的依賴。因此,今年揚州的專案稻田裡不太美麗。
我們的稻子,因為不再使用化學農藥保護,而必須依靠稻作品種自身的能力去抵抗病蟲害。我們的稻子,因為化學肥料的施用量減剩一半而不再強勢青翠、也不再有超高標豐產。我們的稻子,因為堅持不使用水田殺草劑,所以稻裡行間難免有共生的雜草出沒而不再有單一純粹的數大之美。

1稻葉間上的田鼠窩.jpg
稻葉間的田鼠窩

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我們想建立一條從耕作者的田間到食用者的餐桌都安全的食物旅程,所以我們寧可田間不那麼美麗,寧可收穫減斤損兩,寧可接受與病蟲害各讓一步的平衡,寧可在田裡聽見蛙鳴,寧可在稻間遇見棲鳥,寧可在水田裡被鑽溜而過的蛇蹤嚇到,寧可隔著雨鞋還感受得到泥鰍的搔癢,寧可喜見田鼠在稻葉間築巢育子,寧可我們的稻子在有雜草與蟲蛇鳥禽的陪伴下長大。
因為我們欣喜地知道,當我們試著從人的完全利益向後退時,田間的自然生態才有機會漸漸回歸原來的平衡,而我們也才有信心雙手奉上最良心實在栽培的大米 

1田間人工除草圖.jpg

糧新食在、良心實在
用一方水土、栽一方米糧、養一方子民、育一方文化。偌大的中國擁有五湖四海聚集而來的族群與其多元精采的飲食文化,而這樣多元化下產生的差異也讓地域性食米的要求有著大大的不同。
舉例來說,專案在此前的大米食味測試中,我們投放了2016年台灣十大經典好米優勝加入盲測作對照。測試結果顯示,台灣人喜好的Q彈口感對揚州食米者而言卻是較不被喜愛的偏硬,但是台灣米種在烹煮後特有的晶透飽滿與其淡雅的香氣,卻在評比中獲得了極高的評價,於是我們可以定義揚州人在食米的要求偏向於「軟、黏、香、晶透、飽滿」。
揚州屬於長江中下游的江北一稻一麥輪作區,每年在十二月底冬至節前就完成了稻作的秋收冬藏,若我們可以針對區域市場的食米習性選定符合食味需求的品種,然後利用在地生產優勢縮短食物旅程保留新鮮、利用中國普遍的網路消費模式接單後再行碾製加工,並在碾製後的48小時內完成最新鮮大米的送達到府,且利用第三方公證檢驗單位完成安全等級認證。若我們能更進一步在專案生產基地中規劃出「稻作公園」並賦予糧食教育責任與田間體驗功能,並讓消費者有機會參與大米產出的安全,最後再以「揚州古城、冬至新米」的城市認同概念與最新鮮米直供的品牌形象行銷於市場上,則我們盼望的企業方、耕作者、食用人三方共贏的稻作產業生態則得以實踐。
堅持數十年自然農法的日本前輩說: 「耕作之前必先作土、作土之前必先育人」。所以「人」的念想決定企業方看待農業投資長、回收慢、天險高的產業特性。「人」的念想決定了耕作者安全用藥、健康土壤、合理施肥的糧食生產態度。「人」的念想決定了食用者如何珍惜食物、定義其價值、並給予信任。若我們可以提供出一套完整的系統方法,讓耕作者依循、讓消費者信任、讓企業方合理獲利,則「千鄉萬富、萬畝良田、耕食安全一體、無農藥好安心」的專案願景,我們一定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