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園小棧

<有獎徵答-第四彈> 設備大改造!近未來的環保計畫

2017-09-11
2520
永續暨社會責任辦公室

台灣史上首次烘缸改造在清水

負責除去水份,讓原紙真正定型的烘缸,可以說是衛生紙機的心臟。2016年夏天,為了提升能源效率並達成集團節電目標,清水廠啟動七號機的「換心」工程——烘缸改造
七號紙機建造於1990年,與紙機一同啟用的12呎鑄鐵烘缸,是消費品兩岸14台衛生紙機中最資深的一台,26年來為我們生產了30萬公噸的衛生紙,但其能耗與蒸汽效率與當代技術確實有落差。因此,經過評估,決定在九號紙機完工投產後,重新為七號機規劃更符合能源需求的新烘缸。
由於這是台灣衛生紙史上第一個只換烘缸不換紙機的案子,加上工程進行的同時還須確保同空間八號紙機的持續生產,專案進行過程的艱辛可見一斑。「有趣的是,當年的設計圖根本沒有電子檔,等我們好不容易重新畫好電子版設計圖,又發現所有的關節經過26年的使用,尺寸規格可能會跟原設計有落差,加上不能中斷生產,只好一一拍照放大後投影在螢幕上測量,再用比例尺換算確認」,清水廠製造經理蔡正成分享。烘缸主體材質由鑄鐵改為不銹鋼,重量減少了15%,亦具有較佳熱傳導係數;更高的蒸氣壓力與操作溫度則大幅強化了乾燥能力。因應整體效能的提升,我們將原設計277kW的循環風機改為22kW排風機,減少超過90%的用電。總計每年可降減5,700噸蒸汽耗用與152萬瓩耗電量,每噸紙用汽量下降21.5%、用電量減少16%,約可減少2,400噸碳排放量。
歡迎七號機以嶄新、節能卻更加強而有力的心臟,正面迎接時代給予的挑戰!

中區循環經濟示範中心在成功

台灣被國際媒體譽為「資源回收界的天才」,家戶可回收垃圾的占比已經超過不可回收垃圾;然而,紙容器的回收,卻是政府一直以來的一大難題。以紙杯為例,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平均每年消耗的紙杯超過10億個,其中卻只有不到10%成功回收

紙容器之所以回收不易,關鍵有二:
1.紙容器的原料不只有紙:為了防水防油,浸臘或塗布塑膠淋膜是最普遍的做法,而這兩者都需要較長的散漿時間及過濾,無法只用一般的回收程序處理。
2.全台僅一家合格的食品容器回收廠:由於能夠處理的廠商只有一家,環保署亟欲與其他業者合作,帶來更高的回收率。

因此,經環保署廢管處建議,我們正審慎評估由成功廠接下這項重要台灣民生用品回收任務的可行性。透過設備的增設與調整,成功廠將可協助政府處理中區的大量紙製食品容器;而紙容器中所分離出來的塑膠,可以利用現有的造粒設備製作成RDF衍生燃料;待鍋爐改造完成後,成功廠更將擁有全台造紙業第一個以RDF作為主要燃料的全生質能鍋爐,為台灣的資源回收再添新的里程碑。讓我們拭目以待!

我看完了!點我填抽獎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