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園小棧

造林護林與森林遊俠

2016-10-06
2276
永續暨社會責任辦公室

造林護林與森林遊俠 (3).jpg

你知道嗎?永豐餘目前在台灣擁有1,318公頃森林,面積約為51個大安森林公園,共種植200餘萬株樹木,每年可為台灣吸附高達25,305公噸之二氧化碳!台東廠更有同事專責擔任「森林遊俠」,定期巡檢與維護森林生態。

大地,是永豐餘的養份來源;取之於大地必將回饋土地,是永豐餘一路走來的信念與堅持。

根據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AO)在2010年發表的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中指出,全球森林覆蓋面積約為40億公頃,占陸地面積的31%。然而,雖然世界各國已逐漸認知到森林保育的重要性,自2000到2010年,全球每年仍有1,300萬公頃的林地被移作它用,人類將森林轉化成田地、開發為都市,帶來了一時的經濟效益與繁榮,卻忽略了可能帶來的後果與代價。

兩百萬株林木,每年為台灣吸附兩萬五千噸溫室氣體

身為台灣造林最多、也是造紙業中第一家獲得歐洲環保FSC認證的綠色企業,永豐餘很早便認知到,造紙業要永續經營,必須擁有森林資源。從創辦人何傳開始持續買下森林地的永豐餘,現今擁有的森林面積已達1,318公頃。有鑑於台灣森林多位於山區,經濟效益不顯著,我們持續調整植樹策略。從早期為取得紙漿原料而造林,到以培育樹種為主的實驗造林,自1990年代起,永豐餘的造林策略更調整為專注種植可強化水土保持及生態保育樹種的保育林,如肖楠、烏心木,和台灣櫸等,目前已種植超過200餘萬株林木。兩百萬株林木跟永豐餘其他同仁一樣每日辛勤工作,若依林務局所提供之公式計算,每年可為台灣吸附高達25,305公噸之二氧化碳,為溫室氣體減量盡力。

 

樹種保育讓生態永續

對永豐餘而言,造林的目的除了是為水土保持及溫室氣體減量盡一份心力外,也希望為台灣保存珍貴的原生植物。因此,我們在位於台東關山的電光林場內規劃專區設置「原生植物園」,永豐餘的團隊定期和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及大學森林系教授討論,只要發現特定樹種有滅絕的風險,就趕快移到園區內培養、栽種。

園區的珍貴樹種包括名列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的台東蘇鐵。外型像迷你椰子樹的台東蘇鐵,全世界僅在台東生長,早在日據時代已被視為珍貴樹種,先前市場行情甚至喊到每棵上萬元,永豐餘在早期的日本宿舍找到,再移到原生植物園內,目前園區內已種植約500餘棵台東蘇鐵,保育成效卓著。

與台灣油杉、台灣穗花杉、與台東蘇鐵並稱「台灣四大奇木」的台灣海棗,也是原生植物園內的稀有樹種。永豐餘台東廠林務組副主任王貴民表示:「台灣海棗跟台東蘇鐵都是經歷過冰河期的老前輩,身經百戰、經過了幾千萬年自然界的物競天擇,才得以生存至今,現在這些老前輩需要我們的幫忙,永豐餘就來幫他們,設法讓他們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除了電光林場的原生植物園,永豐餘在花蓮廠內亦有佔地16.5公頃的苗圃。「當年全台灣全民造林運動的樹苗,基本上都是我們育苗之後提供的」,花蓮廠農林課黃進福主任指出。為了提高移株之後的樹苗存活率,永豐餘甚至研發了專利的育苗盆,引導苗木向下扎根。現在的苗圃裡也大量使用我們用有機泥漿製成的有機肥料,長成的苗木則做為全台永豐餘辦公及廠區的綠化美化之用。

造林護林與森林遊俠 (2).JPG

森林遊俠巡林護林全年無休

在永豐餘裡,最帥氣也最親近自然的工作,肯定就是被暱稱為「森林遊俠」的林場巡守員了。從1980年代開始,永豐餘安排同仁擔任森林巡守員,三十幾年來持續派遣專人巡山、守護、維護林相,從不間斷。現任森林巡守員的台東廠林務組劉育宗表示,因為工作讓他們對森林產生了獨特的情感,「颱風過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林場關心我們的這些樹夥伴們。」

「森林遊俠」的工作看似消遙快活,實則不然。不分冬夏無論晴雨,每兩周便須將所有的林場走一遍,日行萬步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強身健體的運動目標,而只是工作必然會發生的結果而已。一千多公頃的林地,每五到十公頃便需畫一樣區,須定期進行樣區調查測量林木生長、森林組成、植被生態結構等動態變化,還須定期除草整地維護林相。「開心的是,在我們的維護之下,林場的生態越來越豐富,在巡山路途中不但可以聆聽蟲鳴鳥叫組成的交響樂,時不時還會有野兔跳到眼前打招呼呢!」台東廠林務組陳駿瑋分享時難掩眼中的驕傲與興奮。

巡山護林保育生態,永豐餘自詡為台灣造林業的開路先鋒,以造林為起點,將不斷尋求、創造出新的「綠色價值」。

森林對地球與人類的重要性:

森林能吸存二氧化碳,減緩地球暖化,同時具有調節氣溫、涵養水源的效果。樹木在生長的過程中將不斷地固定游離的碳和氮,沒有森林,地表輻射增加,溫室效應更形劇烈。裸露的土壤在極端氣候下流失,最後將導致生態系破壞,更多物種面臨滅絕危機。